2015/9/10下文已经五年 医疗检查结果“互认”为啥难

 

    “换家医院就要重做一套检查;病还没看成,单据一大把。”尽管原卫生部在2010年已经发文,尽管2013年河南省也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要求实施医疗检查结果互认,然而,根据患者反映及记者所见,在省会和省辖市的一些二级以上医院,检查结果互不认可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一项被认为既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又能降低群众医疗费用的好政策,为何难以落实?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医院创收的“必由之路”?


    今年6月,济源市民李先生因腿疼到省人民医院就诊,做了X光等检查后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两天后,他又来到省会某专科医院,医生看了他随身携带的检查结果后表示,基本可以确诊骨坏死,但需要重新做一次检查。


    “既然都知道是啥病了,为啥还要重新检查?费钱不说,多受罪啊!”他抱怨说,是不是医院为了创收才不认别家的检查?


    与李先生持有同样怀疑态度的不在少数。有分析人士认为,按照医保的相关规定,在三级医院就诊的患者,药品费用要控制在治疗费用的45%以下,门诊患者药费比例不超过20%,那么剩下的费用,主要就是处置费和检查费。随着医改的深入,“以药养医”的旧模式被破除是大势所趋,而我省公立医院医生护士的诊断、护理等费用又普遍偏低,检查费用将成为一些医院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这样一来,“以检养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省中医院检验科医生尚广沛并不赞同这种看法。他告诉记者,虽然现在药价确实降低了,但检查费用并不像一些病人想象得那么高。“以我们医院来说,常见病患检查费在医疗费用中的占比在15%左右,根本谈不上‘支柱’收入。”


    那么,是否如一些患者猜测的那样:病人多做检查,医生就能多拿提成?郑州市儿童医院的孙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至少在我们医院,医生的收入跟检查费用是不挂钩的。”南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医生王鸣也表示,医生的收入主要决定于工作量,跟接诊的病人检查不检查没太大关系。


    至于依然普遍存在的“重复检查”现象,受访医生认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现在医保覆盖范围比较大,如新农合的覆盖率已经超过90%,且多数常规性检查都能报销,一般情况下患者不会有异议;再一个就是在医生面前,患者“议价能力”低,即使明知道是重复检查,大部分患者还是会照着医生的嘱咐去做。


    医生自保的“无奈之举”?


    患者有患者的想法,医院也有医院的顾虑。虽然不排除一些医院“有意”让病人“重复检查”,但在不少医生看来,社会上对“检查结果互认”有个类似“一刀切”的理解,其实这是个误区。


    “并不是所有的检查项目都能互认。”郑州市卫计委组宣处处长谭波介绍说,目前郑州市内医院互认的项目,包括医学检验结果4大项42种,医学影像结果9种。但也明确了7种不列入互认的情形。“这里面有个原则,即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前提,稳定性较好的检查项目可以互认。”


    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一位负责人指出,就目前来看,各家医院检验科的水平差异很大,检验质量也并没有明确的控制标准,因此检查结果“互认”的风险很高。


    而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一律互认”也是有风险的。“有些患者可能觉得看一次病只需要做一次检查,实际上这是不准确的,”南阳市中心医院骨科医生李明说,比如一个普通骨折的治疗,在就诊时和治疗中起码需要拍两次X光,第一次是为了确诊,第二次是制定治疗方案。如果是更复杂的病症,可能需要多次检查。


    “正常情况下,医生让病人去‘重复检查’,一是为了保护病人,二是为了保护自己。”尚广沛说。他告诉记者,有些检查结果,比如影像基本是可以互认的。但一些发展较快的病症,如血液病、肿瘤等数天之前的检查肯定是不准确的,无法反映当前的身体状况。“已经去世的演员傅彪,一个月前检查说是肝硬化,过了一个月再检查就是肝癌晚期。所以,有的‘二次检查’是为了保护患者。”


    “保护医生自己”的说法在采访中得到了佐证。省肿瘤医院一位成姓医生对记者说:“一旦因为别的医院检查结果出错、造成诊断失误,一般情况下,医院是不会保护医生的,最后承担风险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在此情况下,所以为了避免发生医患纠纷,大多数医生只能选择相信和依靠自己医院的检查结果。”


    更多“互认”需多管齐下


    在采访中,许多受访对象认为,文件规定与医院的实际情况不尽相符、缺乏切实的落实措施和监督细则,是医疗检查结果互认进度缓慢的重要原因。


    “通知毕竟只是一纸行政命令,没有强制约束力。”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省卫生厅在2013年就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并要求对违反规定者要通报批评,但实际上没有几家受到通报的,也没有几个患者因为这事去举报医院。


    如何让这个好政策走出只是“看上去很美”的境地,实施中既能保持疗效、又让患者少花冤枉钱?专家认为,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继续深化医疗改革,持续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让基层强起来、壮起来,实现“常规小病不出乡,一般大病不出县”,让一些患者不到大医院也能看好病。“少折腾,少转院,自然就少检查。”


    二要积极推动公立医院实现“收支两条线”,加大财政投入或者引入社会资本,将医生的收入与检查收入分离,从根本上避免“以检养医”。


    三要抓紧实施“首检负责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机制,以制度防范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从而消除医院和医生的顾虑,让医生把所有精力放在为病人看病治病上。


    在技术层面,应尽早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加快构建医疗信息服务平台,让大数据和云平台给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将不同医院的检查检验标准化,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实现结果互认。


    “此外,对于重复检查项目要征求患者意见,并给予合理解释,以增强患者就医的满意度。”尚广沛说。

 




备案号:粤ICP备2021136774号
服务热线:400-8800-206
版权所有:广东灏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锐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