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0医改不能只开方子不下药!
      近日,北京市发布了《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了多项令人眼前一亮富有创新性的指导意见,譬如允许公立医院以特许经营方式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鼓励社会资本以托管等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转型康复护理机构,鼓励符合资质的护士开办护理机构等。
  将“特许经营”和“托管”等带有强烈市场化操作方式的概念引入医疗制度改革中,是本次《意见》的一大亮点。客观地说,以“特需经营”这一思路来融合公立医院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既能保持社会资本加深参与医疗市场运作,又能灵活避免可能由此带来的一些衍生问题,设计此举的另一“良苦用心”也十分明显:在合作中如有“不测”,至少可以保证公立医院能够收回特许权“全身而退”。
  而《意见》中对于鼓励护士开办护理机构的指导,其开放“尺度”和前瞻性也同样叫人耳目一新,甚至有些意外,毕竟在当下,医生的自由执业落地还遥遥无期,假如能让护士“先行一步”脱离体制去创办护理机构,无论从人事制度改革,还是医疗市场化意义上,都是一件令人拍手称快的大好事。
  客观而论,近年来对医疗制度改革的共识和呼声已经有了足够的关注度,上至卫生部门高层,下至医务人员及患者,提及医改无不寄予殷殷期待。而对于医疗问题的症结,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判断和认识,纵观近年来开出诸多的医改“处方”,无不与医疗市场化、破除以药养医、医生自由执业及薪酬制度改革等相关,可谓剂剂“对症”,直捣医疗顽疾之本。
  然而尽管各地的医改处方、偏方不断,各种“模式”闪亮登场,到最后却大都草草收场难以善终。从神木到三明,从宿迁到安徽模式,这些年曾经引得举国关注的医改模式,无一不以黯然结局收场。
  让一个病人痊愈要靠实实在在的药物,而非凭一张处方就能治愈。同样,“医治”一个行业的问题也不能仅靠文件和《意见》,而要靠强有力的执行措施,以及一定的取舍魄力!
  任何行业的体制痼疾都是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而成,改变固有的格局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舍取准备。医疗是关系国计民生和人民生命健康的行业,改革固然要谨慎并且稳妥,但这并不能成为医改屡屡“只开方子不下药”的理由。事实上,数年来这种只打雷不下雨或者只下毛毛雨的改革方式早就已经让各方产生了“审美疲劳”了!难怪万好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翁国亮曾说过,医改的政策在传达以后往往就放在抽屉里面,基本上没有执行的!
  垄断格局也好,竞争格局也好,任何的格局都是几股力量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势态,医疗业的垄断,假如不是被自上而下的主动改革打破,未来也势必会被自下而上的其他力量击碎。这股力量,可能是技术革命,可能是来自体制外,甚至可能来自行业外。像任何疾病一样,无论下不下药,它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或者自愈,或者恶化。
  既然好方子已经开出一大堆了,晚治不如早治,不但应该下药,而且要下得足够剂量!



备案号:粤ICP备2021136774号
服务热线:400-8800-206
版权所有:广东灏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锐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