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随着智能机的普及,国内移动健康医疗的发展也将进入“快车道”。
自2012年至今,我国移动医疗市场已从不足2亿元增加至28.4亿元。预计到2016年,这一数值将超过70亿元,2017年将突破125亿元。在5月5日召开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发表演讲时讲到,在安卓平台,移动医疗已经成为继游戏类、娱乐类之后的第三大应用。
移动医疗的出现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看病”的传统生活方式。对于患者而言,移动医疗通过移动互联网方式将现有资源最大化,让更多人能享受到医疗服务,不仅将节省之前大量用于挂号、排队等候乃至搭乘交通工具前往的时间和成本,而且会更高效地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治病为防病。对于医生而言,移动医疗APP一方面增加了医生的收入,业内人士指出,医生回答患者的问题会获得收益,对于一些年轻的大夫来说,这项额外收入还比较可观的。另一方面,相比以前PC端的医疗网站,移动医疗更好的利用了医生的碎片化时间,能帮助医生和用户之间及时互动。
广东灏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电子病历”对整个临床过程提供核心支撑,并通过国家卫生部的CDA数据交换接口标准,把其它系统数据无缝集成到电子病历平台上,包括HIS、PACS、LIS、手术麻醉、ICU等,通过电子病历门户,医护人员能实时掌握病人的所有诊疗数据,并随时调用第三方的数据。医护人员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查看电子病历都可了解到患者的相关情况。通过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实现O2O医疗服务模式,加强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服务和医生与同行之间的交流,达到了有效改善医患关系的作用。